第98章:险些泪目-《唐妻》
第(2/3)页
而且她也看得出来,显然是周氏不想再拿钱去赎浪十三,若真是有心,偌大个苏家怎会拿不出几百贯银钱。
她依稀记得中秋诗会时,圣人还赏赐了自己千贯银钱的,难不成竟被这妇人私自挪用了?
也不容她分说,齐氏便摆出一副语重心长的姿态,说道:“宁儿也不是那般爱计较之人,少几样嫁妆并不打紧,只是十三接回府之后还是替他在西市或是东市那边安排个职分,也免得他再出去游手好闲。”
“那可不行”,周氏不假思索就拒绝道:“他如此做派,我怎放心将铺面上的事情交与他。”
“那就安排到瓷窑里去做杂役”,齐氏已有些不耐烦:“总好过在别家不自在。”
说完,她便愤懑的站起身来,携着苏宁儿气匆匆就向门外走。
苏宁儿还是头一遭见她如此气闷,想来也是对二房的妇人寒了心。
这也是不当家的难处,她终究是没有办法。
可恨的十三叔,上次为了救他让自己背了锅,这次倒好,又让自己折了几十万钱的嫁妆。
最让她气愤的是,从头至尾,他还不念自己的好。
好在事情不算太糟糕,也就一句玩笑话便让周氏平息了怒火,绝了陶芸淑想看热闹的恶毒心思。
回到棠华院里,齐氏仓促的令庆春、应儿数了银钱,交到过来的奴仆手上。
也是在此时,苏宁儿才算知道齐氏这些年究竟攒了多少银钱,抛开首饰、金银、布料之类的物件,存到箱柜里的也不过三两千贯钱。
这些家私要是放到寻常人家自然是无比丰厚的了,可生在长安城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实际上根本不值一提,也就那些五品高官三两年薪俸。
这年代男女嫁娶,极看重聘财与嫁妆的丰厚,风气并不比她那个时代弱,民间贫女难嫁的现象甚是普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