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妥善的安排-《唐妻》


    第(2/3)页

    温季清点零头:“圣人既然继续遵奉君宁公主,自然对公主的婚事十分在意,倒无需老朽多操心,老朽呀也不过是插了句嘴,议郎和公主放心,圣人呀已经答应了此事。”

    苏景欣慰不已,感恩戴德的拱手道:“苏某叩谢圣恩,也多谢国公的厚意,这份恩情苏某定当铭记于心。”

    苏宁儿看着苏景和齐氏都是满面荣光,心里却直犯嘀咕。

    那愣头青实在是大胆了些,虽是想要为自己挽回颜面,可为了这点琐事又去劳烦圣人,她心里委实不安。

    得亏是温季清知道那家伙无心朝堂纷争,若是对圣人起了猜忌,那圣人往后在宫中恐怕会更加举步维艰。

    而温季清之所以愿意促成此事,想来也是看中了赵元白只是个生意人,苏、赵两家结亲对他来有益无害。

    “这老家伙可真是会打算盘”,苏宁儿不由得在心里暗骂道。

    “议郎不必客气,能为公主尽些绵力,也是老朽的福分。”

    温季清回了苏景一句,又笑眯眯的注视着苏宁儿,温言细语的道:“公主殿下生得花容月貌,还这般才华横溢,本该像花一样受人怜惜,却遭庆王府如此对待,老朽呀实在看不过去,等着公主嫁入了赵家,老朽定会在圣人面前多多美言,对赵家多些照拂。”

    “哎呀,如此更要拜谢国公了。”

    苏景在这阉人面前总是表现得这样恭敬卑微,苏宁儿看着难免会生出些担心,可温季清毕竟势大,只要苏景不提及认他做义父的事情,她也全当没看见。

    温季清摆摆手,长吁了口气,目光忽的落到齐氏身上:“听大夫人娘家是在扬州城东的水荷坊里?”

    齐氏浅浅的点头应道:“回国公话,奴家祖上三代一直住在水荷坊中,这些年家中愚弟虽也在外置了些宅子,可念及父母年迈,至今未曾搬离过。”

    “诶,那水荷坊可是个宝地”,温季清笑道:“老朽年幼时,也住在扬州城东,每每路过水荷坊,看到那富丽堂皇的高楼深院就肃然起敬,这不,前些日子老家来人是想替老朽选处养老的宅子,老朽呀便吩咐厮在水荷坊置了半坊田宅,将来回扬州呀,总算可以如愿以偿的住进去了。”

    “水荷坊在扬州确实算得上是人杰地灵之处”,苏景应和道:“就连布政坊的陶家也在水荷坊附近买了数千亩茶园,还置办了宅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