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大志初显-《唐妻》
第(2/3)页
“你阿耶”,赵五郎愤懑的呛道:“恐怕李相如今都是泥菩萨过江了吧,我可听说他刚到江陵,就辞去了中书侍郎,再说了,他若是有些提拔,去江陵就该带着你夫君同去,为何只带了崔家四郎,却唯独撇下了你夫君这准郎子。”
“赵五郎,你......”
李瑟瑟被他这几句话气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陶芸淑见势不妙,立刻拉拢李瑟瑟坐下,好言劝慰道:“十二娘你不必与我这拙夫计较,他呀就是一根筋。”
赵平广也厉声说道:“好啦,好啦,叫你们是来商议事情的,可不是叫你们来吵架的,五郎和九娘,你们还是想想接下来怎么办吧,各处的铺子总该要正常运营,手里的银钱也不能存在府库里,否则等到来年如何向各房交代。”
“这个好办”,陶芸淑气定神闲的笑道:“父亲、母亲何必整日为着此事发愁,有银钱在手还愁没生意可做,这钱生钱的道理想来二老和夫君都是懂得的,三郎培养的那些管事伙计被他骄纵惯了,已经用不得了,不如都赶了出去,这些日子我也大致盘算过三郎准备建的新市和商宅、邸店、柜坊,并非是十拿九稳的买卖。”
稍稍的停了停,她耐心的与众人细说道:“朝廷早有严令,坊市分离,宅第不可逾制,三郎偏偏要一意孤行,将坊市结合,如此早晚会和当初的盐道生意一样,遭到朝廷打击,再说那柜坊,这投入的可不是小钱,而且还触碰到了官府那些放贷的利益,也非长久之计。”
“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赵五郎不以为然道:
“如今夜市繁荣,坊里早已出现了各类经商的商贾,三哥哥不过是顺应趋势罢了,大势所趋的事情朝廷也不可能阻止得住,眼下海路回暖,不少胡商重新入我天朝,三哥哥建专门的柜坊,一来可以帮助大家存放大宗贵重物品,再则又能将别人存放的银钱先借贷给所需的人周转运用,而且利息还比官府便宜,如此利国利民的事情怎么就不是长远之计了。”
“夫君此言差矣”,陶芸淑又据理力争道:“且不能这些生意究竟能为赵家带来多大的利润其间的风险已经远远的大过了所得,难道夫君还想像去年那样让赵家陷入危难之中吗?”
赵平广抿着嘴,作沉思状,一边听一边点头。
陶芸淑那妩媚的神采中隐隐划过一抹凛冽的杀气:“要说做生意自然还是和朝廷打交道最为稳妥,我陶家接着瓷器和茶园的生意,不过短短几年时间就做到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富商,这才是大家应该去考虑的。”
第(2/3)页